彩色寬螢幕電影《吳鳳》

     

關於《吳鳳》

本片描述主角吳鳳由福建來台經商,擔任通事,熱心助人,頗受當地原住民的愛戴,但他一心想要革除原住民族對巫醫以及用獵殺人頭作為豐收祭品的迷信。有一次,因為連年天災欠收,村民決定恢復獵人頭的祭典以求收成,吳鳳自知難以勸阻,只好犧牲性命,送上自己的人頭,希望能夠感化村民,不再殺人。本片由龍芳製片、卜萬蒼導演,王引、王琛、張美瑤、龔稼農主演;影片引進日本彩色攝影及燈光技術人才與配音、沖印等設備,是台灣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劇情片,獲得第二屆金馬獎獲得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

 

在台灣電影發展史上,國語片的產製在1960年代後期終於在質與量全面壓倒台語片,成為往後台灣市場的主流。1960年代前期,台灣國語片產業向日本、香港影業取經,成功的建立起國產彩色攝影及沖印技術,並能夠自製大型彩色鉅片,公營片廠在人力和財力的雙方面投入,居功厥偉。《吳鳳》即是台灣電影製片廠以政治宣傳的內容,兼顧電影的美學、商業娛樂性,並提升產業整體實力的里程碑之作。

 

吳鳳在歷史上的定位莫衷一是,但一個捨身取義的故事顯然是政治正確的好材料。1932年由「日本合同通信社電影部」台灣電影製作所拍成劇情片《義人吳鳳》;1949年這個故事又被張英張徹合導拍成《阿里山風雲》。1962年,吳鳳的故事三度被搬上銀幕,由台製廠拍攝的《吳鳳》,是台灣自製的第一部寬銀幕彩色國語電影。

 

電影是政治宣傳的最佳利器。台製廠當年拍攝《吳鳳》有以下理由,一、吳鳳的故事證明台胞多來自大陸,對開發土地,革除不良習俗有大貢獻;二、吳鳳是小公務員,希望本片促使公務員都能效法吳鳳,忠於職守;三、吳鳳的故事強調犧牲的精神,對反共大業和當前社會很重要。這3個理由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簡直不可思議,但對那個以反攻大陸為最大目標的年代來說,電影不只是娛樂,教化人民才是它的重責大任。

 

台製廠廠長龍芳為製作本片,大手筆禮聘日本「東寶株式會社」的攝影師山中晉和燈光師關川次郎、香港導演卜萬蒼和性格男星王引,以及知名舞台設計家顧毅,並起用新星張美瑤。工作人員花了3個月的時間縝密策劃,製作了12堂內景,兩處外搭景,包括整個山地村落,幾十幢大小房屋。1962年6月,導演卜萬蒼率領工作人員,浩浩蕩蕩來到嘉義勘景,並展開前置作業。借重海外影人的經驗技術是1960年代以後台灣國語片能突迫技術瓶頸、突飛猛進的關鍵因素,台製廠也藉由拍攝《吳鳳》的機會,汲取最新的電影相關技術,獲益匪淺。

 

《吳鳳》以壯觀的大型歌舞場面作為號召,其中最大的一場歌舞場面,動員人數高達3百多人。這些饒富原住民傳統特色的舞蹈,包括描寫誓師或出獵的「出草舞」、青年男女談情的「跳月舞」、慶祝勝利的「狂歡舞」和慶祝豐收的「豐年祭」等等。歌舞排練聘請原住民編舞家戴玉妹擔任,態度十分嚴謹考究。果然這大型的歌舞場面吸引了許多民眾前來參觀,連省府官員和美國來台考察的警察廳長也不遠千里來探班,女主角張美瑤與真的山地之花相見歡更成為娛樂新聞焦點。

 

1962年12月,影片製作完成,台製廠舉行記者招待會,說明電影辛苦的拍攝歷程,並介紹該片主角張美瑤及王引和新聞界見面。吳鳳直系子孫還特地出席記者會,並帶來吳鳳曾經使用過的遺物在記者會中展出。12月27日起,《吳鳳》在台北市6大戲院上映,估計台北市總收入達到150萬至200萬元之間,創下當時國語影片賣座紀錄。總統蔣中正先生在觀賞後還給予嘉獎,特地賜頒「成仁取義」片名,風光一時。電影上映後獲得許多輿論的讚揚,大華晚報特別舉辦《吳鳳》電影觀後感徵文比賽,並請台製廠廠長龍芳出席頒獎。一方面電影獲得更多的免費宣傳與曝光機會,而報紙搭配賣座電影所舉辦的活動,不僅提升閱報率,又能募集優秀文章提供給自家版面刊載,為報業形象加分,可謂一舉數得。

《吳鳳》從開始籌備到影片完成,過程比民間製片公司順利許多,在公營片廠的光環之下,無論資金、人才、技術、宣傳管道,皆有其優勢。雖然吳鳳神話在原住民的復振運動下落幕,但台灣首部彩色寬銀幕電影《吳鳳》將台灣山林的美麗景色、具原住民特色的舞蹈風情大手筆展現在大銀幕上,使得《吳鳳》在台灣影史上仍擁有重要的歷史性地位。

 

新聞片影音

 

 

 

 

 
 

吳鳳(1699-1769)

福建平和人,幼時隨父母來台,居住於大目根堡鹿麻產(今嘉義縣竹崎鄉)。因為隨父親與原住民做生意,通曉鄒族語言,24歲被任命為阿里山通事,後來在與原住民的衝突中喪生。吳鳳真正事蹟已難考證,被神格化一事,始自清代嘉慶末年官方所興建的「吳鳳廟」。日治時期,逐漸發展出「捨身教化番人,革除獵人頭陋習」的情節,並編入教科書。政府1949年來台後沿用此神話,保留於教科書中。直至1980年代,原住民運動興起,吳鳳故事由於未盡史實,從教科書中刪除。

更多資料:
吳鳳-台灣大百科全書

 
     
 

 
 

導演卜萬蒼緊盯拍攝現場

 
 

卜萬蒼(1903-1974)

安徽天長人,揚州第五師範學校肄業。起初在中國影片製造公司跟隨美籍攝影師學習攝影。1924年擔任大中華影片公司攝影師,首次攝影作品為《人心》;翌年,拍完明星公司《新人的家庭》後,轉任導演。首部執導作品為民新公司的《玉潔冰清》,後續在明星、聯華、藝華等公司工作,拍過《戀愛與義務》、《人道》等片。1948年移居香港,執導永華創業作《國魂》,晚期作品有《碧血黃花》、《長巷》、《趙五娘》等片。

 
     
 

 

王引(1911-1988)

本名王春元,原籍天津,生於上海,同芳書院肄業。1929年在上海暨南影片公司擔任演員,演出《火燒青龍寺》、《白鵝英雄》等片。1932年,在藝華、新華等公司演出《中國海的怒潮》、《女人》、《逃亡》等片,逐漸知名,獲得「影壇鐵漢」美稱。移居香港後,1951年在邵氏及電懋擔任導演、演員。1959年成立天南影片公司,移師台灣拍片,執導《煙雨濛濛》、《天下父母心》等片。1962年因主演《手槍》獲得第一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71年再以《緹縈》獲得第九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77年息影。

 

   
     

 

指導單位:

執行單位: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版權所有 c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by Chinese Taipei Film Archive 網站製作:本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