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施》
《西施》描述春秋時代諸侯爭霸,越王句踐在國家被吳國所滅之後,忍辱負重,積極復國的故事,他洞悉吳王夫差好大喜功,沈迷女色的弱點,進獻美女西施以迷惑吳王,令其荒廢朝政。同時號召越國臣民以10年時間生聚教訓,伺機東山再起,終於雪恥復國。本片由楊樵製片,李翰祥導演,江青、趙雷、馬驥、曹健等主演。《西施》以2千多萬元的製作預算,1年3個月的拍攝時間,前後動員演員達11萬人次,堪稱亞洲影史上空前的曠世鉅作。影片最後分上下兩集上映,不但在票房上獲得成功,也在1966年的金馬獎贏得5項大獎的肯定。
1964年上映的《西施》是台灣電影史上最出名的華麗古裝鉅片之一。當年一個公務員的月薪大約只有幾百元,《西施》的拍攝成本卻高達2千6百萬元。能夠籌組這樣大規的資金、人力,不得不提及電影背後的兩大推手:國聯公司與省政府台灣電影製片廠。國聯是李翰祥在獲得國泰機構陸運濤的支持之後,離開香港邵氏赴台灣籌組的電影公司。李翰祥帶來一批電影專業人才,以及香港大片廠級的制度與工作規模,對台灣民營影業造成巨大的良性衝擊,大幅提振台灣民營製片的眼界和水平。可惜國聯從1963年大張旗鼓開始在台灣製片,至1970年無力經營為止,只度過短短數個年頭。國聯培養出許多日後發揮廣大影響力的導演,並留下不少重要作品,《西施》便是李翰祥及國聯影業公司在數年的輝煌歲月中,於台灣留下的空前絕後超級史詩鉅作。
《西施》拍攝的因緣是1963年,李翰祥剛到台灣創立國聯影業,有一次在台製廠廠長龍芳的陪同下拜會蔣經國。蔣先生提到「句踐復國」這類故事可以成為電影的題材。當時龍芳靈機一動向李翰祥提議請他執導《西施》,才促成兩家公司的合作。《西施》製作規模非同小可,前置作業漫長辛苦。電影原定在1964年6月底開拍,6月20日卻發生了重大空難事故。台製廠廠長龍芳、國泰機構總裁陸運濤、聯邦公司董事長夏維堂等電影界重要人士的罹難,使得台灣電影事業遭受重大打擊。空難後,楊樵接任台製廠廠長,決定維持原計劃開拍《西施》,並把握時效在7月22日正式開鏡,省新聞處代處長趙效沂親自主持記者招待會,宣佈《西施》開拍。
《西施》首先拍攝的場景「館娃宮」,是吳王夫差特地為西施興建的大型離宮,宮內極盡富麗堂皇之能事。場景由知名的佈景設計顧毅繪圖打造,對美術道具非常講究的李翰祥,特地把主要的大場景分成好幾堂佈景,各別搭設,連服裝和頭套,都特地從香港訂製來台。《西施》原訂65個工作天完成,但李翰祥對各項工作要求嚴格,拍攝時程一延再延,到了同年11月,才又在中影士林片廠搭建完成「姑蘇台」一景。姑蘇台是吳王夫差搜刮民脂民膏,耗時5年興建的大型宮殿,滿佈亭台樓閣,規模雄偉,著名的響屧廊、玩花池、琴台等建築都一一重現。這樣精緻華美的佈景在台灣電影史上可說前所未見,吸引了當時的行政院長嚴家淦先生和國民黨二中全會的代表到場參觀,除了慰問辛苦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對台灣能夠製作如此鉅片頻頻稱許,李大導演的大手筆讓參觀的貴賓們眼界大開。
李翰祥求好心切,《西施》斷斷續續拍攝了一年之久。1965年7月,為了呈現《西施》影片中最大,也是最後的一場外景戲─「禹王廟」,劇組在淡水白沙灣海濱用30個火車車廂運來建築材料,在沙丘上花了25天建造一座高達120公尺,長400公尺,擁有3層高台階的巨大電影佈景,旁邊還有4百多個大大小小的軍用帳篷,無數軍旗隨風飄揚,場面煞是壯觀。從台北前往參觀的人潮絡繹不絕,多達數十萬人次,觀眾親眼目睹拍戲現場,場景豪華、明星雲集、3千臨演的陣仗驚人,令市民畢生難忘。
《西施》終於在1965年9月完成,因為篇幅太長而剪成上集《吳越春秋》和下集《句踐復國》分別上映。為了不浪費精心打造的戲服與道具,在西門町中華路新開幕的第一百貨公司特別規劃了《西施》電影人物蠟像展,共計展出《西施》的四堂場景和相關人物蠟像、道具。人物蠟像塑造在當時可謂創舉,成功地吸引數十萬人次觀眾,爭睹這難得一見的展覽。有獎測驗和徵文比賽更是超級大片《西施》不能免俗的宣傳手法,幸運的得獎者除了能夠從美女明星張美瑤、鈕方雨、李登惠手中領取獎金、獎品之外,沒得獎的民眾也不會失望,因為有《西施》幕後主唱華怡保登台獻唱,還有各式特技表演同台競技,熱鬧非凡,一場徵文比賽的頒獎典禮,賓主盡歡,成功圓滿。
《西施》創下當年台灣電影最高賣座紀錄,並在金馬獎大放異彩,但龐大的製作成本,讓台製廠和國聯負債累累,連帶影響了兩家公司之後的拍片計畫。《西施》描寫亡國君王砥礪民心,生聚教訓,終於復國成功的故事,對照當時「反共復國」的政治氛圍,《西施》除了精彩好看,當然另有一番寓意。
新聞片影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