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煒智
「尤物」一詞,往往帶給人很多不同層次的聯想:風情萬種、美豔無雙自是其一;而備受爭議的私生活想像,也可能包涵其中。說起歷來影壇知名女星,數也數不完,然而在上世紀五○年代初期,這麼巧合地,在華語影壇及好萊塢,各自誕生了一位「尤物」新星,外形其實有那麼一絲相近,戲路雖然不同,但百媚千嬌,在大銀幕上乍紅之際,已然光芒逼人,時隔近半世紀再重新檢視,竟然歷久而彌新,愈見耀眼而迷人。諸位猜到她們的名字了嗎?
華語影壇這位巨星,本名張玲麟,大家更為熟知的是,她拍電影時用的藝名:鍾情。最初以大導演力捧的新人之姿竄起,接著又成為新時代新類型電影的核心人物;當紅之際她薪酬之高,傲視香港影界,甚至,還有一部電影就以她的芳名為題,名叫《一見鍾情》。
好萊塢這位正是瑪莉蓮夢露(Marilyn Monroe)。小名「諾瑪珍」(Norma Jeane)的她,金髮豐胸,迷倒眾生;然而這金髮似乎是染的,玲瓏身段似乎也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另外「加工改造」,唯有一般影迷完全不知道的—她對文學的品味,她對表演藝術積極進取的決心、毅力,這些才是真的。
華語影壇的好萊塢身影
打從華語影壇「開埠」以來,中外影星不時地被拿來做比對。影迷畫報裡的介紹,琳琅滿目,而執掌宣傳工作的諸位大老們,更樂此不疲地要為明星們冠上各個頭銜與封號,華人明星甚至也模仿起歐美巨星的姿態和派頭,不僅造型玉照的樣貌頗得神髓,就連電影裡的形象,都有意無意地效法、追隨。
一代妖姬白光,煙視媚行的拜金蕩婦、哀豔淒婉的勞動女子,詮釋起來都得心應手。貴氣逼人一如葛麗泰嘉寶,撒潑使壞時,又比芭芭拉史丹妃(Barbara Stanwyck)更冷更狠;後世有人將白光與瑪莉蓮夢露相提並論,其實兩人外型相去甚多,活躍年代更大不相同(夢露以《飛瀑怒潮》(Niagara)走紅全球時,白光已經不太參與電影攝製工作了)。真要比,稱白光一聲「東方的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或許名實相稱一些。黛德麗自《藍天使》(Der blaue Engel)以降所綻放出的妖姬神采,盱衡當世,華人世界的白光確實足以與之分庭抗禮。尤其白光在戰後上海,以一系列「femme fatale」的黑色電影殺出重圍,此間孕涵太多政治的、歷史的、社會的曖昧不明,和黛德麗彼時處境,亦有互文參照之奧妙在。
李麗華出道、走紅時間都很早。但在六○年代初,由於李翰祥導演的《楊貴妃》、《武則天》兩部超級鉅片,將「天王巨星」李麗華推往坎城、推向國際,《武則天》參展那年,李麗華還特地遠赴法國,穿起古裝戲服大殺底片。媒體譽之為「東方好萊塢的伊莉莎白泰勒」,同時期在星馬一帶印製出版的明星通訊錄(裡面記載著諸多明星的通訊地址、個人資料身高體重等等),特別以《楊貴妃》的彩色劇照為封面,以泰勒《埃及豔后》(Cleopatra)的造型照為封底,雙美爭豔的態勢十分明顯。
華語影壇比較獨特的林黛和樂蒂,在歐美影壇一時之間較難找到相對應的女星。林黛戲路多樣,大概再難覓出其右者。倒是六○年代初期與陳厚合作的一系列喜劇片,如《花團錦簇》、《千嬌百媚》等等,編導陶秦刻意模仿桃樂絲黛(Doris Day)和洛赫遜(Rock Hudson)的兩性大鬥法愛情喜劇(如《枕邊細語》(Pillow Talk)等),使得林黛曾短暫享有過「華人世界的桃樂絲黛」之頭銜。至於樂蒂,堪稱最極致的古典美人(當年《倩女幽魂》在坎城參展時,國際媒體也給過她類似的讚美)。
至於我們要談的主角—鍾情,真的就是夢露與她配在一起,感覺最為近似。有趣的是,當年的媒體與觀眾,或許震懾於瑪莉蓮夢露冶豔、甚至帶有強烈情慾傾向的「性感偶像」形象,另一方面,鍾情的嬌憨俏麗,則多數是孕育在電影裡的山村野店中,並沒有留下太多對於這二位的直接聯想。
然而,隨著年深日久,關於夢露與鍾情的種種,觀眾了解的更多、更深之後才發現,鍾情在《桃花江》的布襖村姑造型之外,原來還有《百花公主》的多樣情貌,還有《郎如春日風》的憼媚情致,還有《血影燈》千折百迴的演技…而夢露在《七年之癢》的裙擺飛揚之餘,原來還有《巴士站》的表演層次,還有《遊龍戲鳳》(The Showgirl and the Prince)的揮灑自如,還有許多貌不驚人但技驚四座的精采黑白電影!
稱鍾情一聲「東方的瑪莉蓮夢露」,再讚夢露一句「一見就鍾情」,想來應該十分貼切。體態的凹凸有致,神情的嬌豔欲滴,出道時間、走紅年代都相近,更讓人驚喜的是,她們兩人在數十部作品裡展現出來的表演層次。以往單部觀賞還不特別有感覺,現在縱而觀之,再橫切之後再比對,那才真正讓我們嘆為觀止!
從諾瑪珍到夢露
若要論知名度、受歡迎程度、及本尊的性格複雜度,瑪莉蓮夢露很可能是筆者心目中女明星排行第一。單親家庭出身的她,自小生長在寄養家庭及孤兒院,大戰期間參加報國生產行列,一邊在工廠服務,一邊接些零碎的模特兒工作,年紀輕輕就結婚,後來慢慢了解自己的演藝潛力,離婚後,正式投身影壇。
夢露最初與福斯公司簽下基本合約,在片廠跑龍套,之後轉赴哥倫比亞公司,參演過一部B級歌舞片《Ladies of the Chorus》,又在米高梅接拍了黑色犯罪電影──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導演的《夜闌人未靜》(The Asphalt Jungle),戲份雖然不多,但因為她在此片的表現,獲得知名編劇兼導演約瑟夫孟軻維茲(Joseph Mankiewicz)的賞識,拔擢她在《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片中亮相,出飾徒有美貌、全無才藝,卻一心想擠身藝壇的金髮尤物。在片子裡幾個不同女性形象當中,夢露那表面單純、豔麗,舉手投足卻留給人無限遐想空間的精采演出,震動了福斯高層,立刻重新將她簽回旗下,全力培養。
五○年代初,她在福斯主演過幾部現今影迷比較陌生,但很能展現她演技層次的片子,比如大導演佛列茲朗(Fritz Lang)的《Clash by Night》(一譯『瓊宵禁夢』)、黑白寫實風格的心理懸疑片《Don’t Bother to Knock》。1953年的《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和《飛瀑怒潮》(Niagara)對準了夢露的戲路,使她一飛沖天,成為全球最新的性感偶像。《飛》片以特藝彩色、尼加拉瀑布的實景為號召,她飾演蛇蝎心腸的冶豔少婦,演出極具張力,夢露從此大紅大紫。緊接著拍攝的《願嫁金龜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有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貝蒂葛萊寶(Betty Grable)等巨星合演,是影史上第一部闊銀幕綜藝體(CinemaScope)喜劇片,洛琳白考兒負責出鬼點子,貝蒂葛萊寶負責發傻搞笑,夢露呢?她只要把美腿橫在沙發上,展現漂亮的黃金比例就好了!
此後的夢露,名傳遐邇。她一方面在紐約進修演技,一方面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大江東去》(The River of No Return)集合西部片、歌舞片、冒險片、浪漫愛情片的種種風貌於一爐,她在片中扮演歷盡滄桑的歌女,全身上下什麼都失去了—金錢、華服、愛情…只剩下一雙金紅色的高跟鞋。只見她怔怔然倚在鋼琴上,盪著鞋,低吟著全片主題曲…。
接下來,改編自賣座舞台劇的《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巴士站》(Bus Stop),都讓她展現了不同風華。特別在《七》片裡,地鐵的熱風吹起白色長裙的畫面,更是永垂不朽的經典。只可惜,幾次婚姻失敗、數度流產,讓她變得更沒有安全感,也更難以捉摸。空有滿腹才華,卻不知該怎麼運用,只能憑著本能,甚至憑著她所信任的、小圈圈裡的人:貼身侍女、表演老師等人七嘴八舌的意見…各種藥物的控制、種種心情的起伏,使她喪失信心,恐懼鏡頭;享受掌聲,卻又懷疑掌聲背後是否不安好心…
最後,政治風暴和醜聞疑雲(據傳她和甘迺迪兄弟有著不可告人的關係),終於成為壓倒一代佳人的最後一根稻草。1962年8月5日,瑪莉蓮夢露香消玉殞,距今恰好五十年。
從鍾情到張玲麟
1951年,大導演卜萬蒼麾下號稱「泰山七姐妹」的七位青春新星,是卜氏「泰山公司」力捧的新人。其中成就最高的,同時也是卜導演最重視的有兩位—專走健康爽朗正派戲路的葛蘭,以及擅演活潑刁蠻,近似反派戲路的鍾情。
鍾情雖然初出道便受重用,但真正要到她投身新公司,才有一展長才的機會。起初她常扮演李麗華的邊配,直到1955年底,低成本、小格局的歌唱片《桃花江》上映,有「小野貓」之稱的鍾情瞬間翻紅。接連主演多部歌唱片(多由姚莉幕後主唱)包括《那個不多情》、《特別快車》、《葡萄仙子》、?華彩色片《百花公主》、水下歌舞片《美人魚》,期間還特別赴台灣拍攝外景,演出以美麗寶島為故事背景的《?西瓜的姑娘》、《阿里山之鶯》等等。新華之後,邵氏重金禮聘她參加李翰祥導演的《給我一個吻》、何夢華導演的《借紅燈》,也在電懋公司主演了《鸞鳳和鳴》等歌唱喜劇。之後自組麒麟公司,還投資拍攝了《龍鳳姻緣》,此外還有與泰國影界合作的彩色歌唱恐怖電影,脫胎自民間傳奇「痲瘋女」的現代愛情故事《毒蟒情鴛》,六○年代中期,她特別為極力栽培她的新華公司來台拍攝《浪淘沙》,以她的聲勢提攜新人—由台語影壇轉攻國語市場的柯俊雄。
在這麼多作品裡,鍾情的銀幕形象雖然不脫刁蠻、嬌俏戲路,細細品之,其實丰姿各異。《桃花江》前半活潑後半婉約,加上「我睡在雲霧裡」的經典泡泡浴場面;《特別快車》以上海舊曲填上新詞,大型場面,熱鬧逗趣,還有一場更衣戲,輕聲吟道「假如你偷看,我也不遺憾,總算你有福氣」…。《風雨桃花村》講漂泊流離的鄉情,《血影燈》述說紅杏出牆的續弦夫人決定掙脫道德枷鎖,追求幸福;專程到台灣拍攝的《關山行》,港台巨星如林—王豪、李湄、唐菁、穆虹、葛蘭、洪波…,鍾情戲份雖然不多,但精緻而亮眼,算是這部宣傳「同舟共濟、風雨生信心」電影當中很重要的吸金(也同時『吸睛』)利器。最妙的是,還有一部片子,片名就叫作《一見鍾情》,講的是飛機失事,唯一的生還者手上握有證件,是某多金公子的未婚妻,公子家人將臉上包著紗布的佳人接來暫住,傷癒後揭開紗布一看,哇!鍾情!
1932年出生的鍾情,今年也有80歲了。海內外很多影迷都在打聽她的下落,但自從她六○年代中期退出影壇以後,「鍾情」這號人物,似乎已經從世界上消失,反倒是「張玲麟」女士,已成為一位在藝壇留下清晰印記的攝影家、畫家。1989年2月14日,她在台北舉行攝影展及現代水墨畫展,期間受訪,她自嘆正當「鍾情」盛極之際,她以嘉賓身份在日本出席一場盛大晚會,觀賞一群日本藝人在舞台上表演歌舞,忽然覺得自己什麼技能都沒有,連這批藝人都不如,可是她們的名氣卻遠遠不及自己;由此情緒陷入低潮,深覺虛擲青春於此名利場,到頭來不過一場空。
鍾情也曾天真而任性地走進婚姻,然而韶華盛極,還是嚮往從絢爛歸於平淡的寧靜。於是她洗盡鉛華,謝絕一切應酬,帶著畫筆、拎起相機、揹著睡袋,千山萬水,仙境人世,四處遨遊。她拍攝名山大川,小草小花,她書寫現代水墨,喜悅與蒼涼。同樣是藝術,早年那些嬌嗔微微的光影之作,原本就只是一個時代的圖像記憶,後來這些親力親為的詩意畫面,是聯想、延伸,更是除舊布新,迴身撢塵再出發的全新生命。
或許,諾瑪珍留下了秘密和遺憾,張玲麟留下了瀟灑飄逸的風骨;但不可否認的,夢露、鍾情這二位銀幕經典尤物所留下來的精采電影,將讓我們永遠懷念。
本期要目(詳情請參閱電子報):
-
本週頭條:第34屆金穗獎揭曉《情深大地》摘首獎/一見就鍾情… 中外影壇經典尤物:夢露與鍾情
-
焦點活動:義大利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專輯/週五電影院──夢露與鍾情 雙聯展
-
電影剪報:台片聯手好萊塢 鄭成功鬧三胞/《命運》謝欣穎 義影展封后/兒童影展開幕 瞿友寧、林育賢站台
-
上架新書:《華語電影中的國家寓言與國族認同》(林文淇著,2010。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